DNA转染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,在基因研究和基因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,外源DNA/RNA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,因此一个宿主细胞中可存在多个拷贝数,产生高水平的表达,但通常只持续几天,多用于启动子和其它调控元件的分析;外源性DNA既可以整合至细胞染色体,也可以作为游离体(episome)存在。尽管线性DNA比超螺旋DNA转入量低但整合率高。外源性DNA整合至染色体中概率很小,大约1/104转染细胞能整合,通常需要通过一些选择性标记反复筛选,以得到稳定转染的同源细胞系。
DNA转染的使用注意事项:
1.细胞状态:选择传代次数较低并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转染,确保细胞生长旺盛,容易转染。细胞状态不好会导致转染效率低下。
2.转染试剂:不同的细胞类型和实验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的转染试剂和优化条件。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条件来确定转染条件。
3.DNA质量:用于转染的质粒DNA必须无蛋白质、RNA和其他化学物质的污染。同时,确保质粒OD值A260/A280比值应在1.8以上,以保证DNA的纯度。
4.培养基血清:在开始准备DNA和阳离子脂质体试剂稀释液时使用无血清的培养基。因为血清会影响复合物的形成。但阳离子脂质体和DNA-阳离子脂质体试剂的复合物在形成时,对血清的存在不太敏感。
5.抗生素使用:在转染培养基中不能使用抗生素,因为抗生素会降低细胞的活性,导致转染效率低。对于稳定转染,在筛选抗生素加入前至少要留出24-48h。
DNA转染的测定步骤涉及多个环节,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同时,在使用该技术时还需要注意多个方面,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提高转染效率、减少细胞损伤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。